挫折教育:挫折不是目的 是方法
分类:挫折教育 标签: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14 09:57:10
北京晚报: 现实生活中,年轻夫妻把孩子交给上一代老人抚养的现象十分普遍。一方面是由于工作太忙的缘故,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年轻夫妻都是初为人父人母,缺少育儿经验。对于这类现象,社会上的批评多过褒奖。主要原因就在于老人带孩子容易导致溺爱。
对此,“狼爸”萧百佑认为,在孩子三岁之前让老人代为照顾是可以的。中国传统观念中,隔代亲,祖孙之间的感情是最浓烈的,有利于家风的传承,也是孝顺的体现。而且,让小孩从小和老人一起生活,有利于培养尊敬老人的品质。
但是三岁之后,孩子就不宜再由老人抚养了。因为老人容易宠溺孩子,失去客观的标准。这个时候,孩子应该逐渐回归到父母的教育下。因为在孩子三岁之后,抚养责任不再以照顾护理为主,而以教育为主。
在《爸爸去哪儿》中,郭涛对自己的儿子石头采取“纯爷们儿式”的教育方式,甚至在石头摔伤手臂之后,郭涛仍然要求他帮自己捡垃圾。
萧百佑认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如同一座崎岖不平的高山,等待孩子去翻越。而父亲需要在后面扶持着孩子,让他在摸爬滚打中得到成长,获取成就感。因此,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必须的。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因此,从小给孩子灌输遭受挫折的思想,让孩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遭到挫折便束手无策。
面对挫折,首先要正视挫折。专家认为挫折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战胜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同。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遭到挫折的机会可能很少。这种孩子在顺境中应对自如,但一旦遭到挫折,便一撅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于这样的孩子应人为地设置障碍制造挫折,以训练其对逆境的忍受能力,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
有了正确的思想,接下来便要有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遭到挫折以后,便要想方设法去克服它。这不仅能够使孩子掌握一个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解决问题后对成功的喜悦,这是在其它任何情况下都无法提供的。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避开挫折是一条较为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便能够达到目的。但避开挫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到的,它需要特别的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
不能从失败中学到知识的人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人不应当两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对于在生活中遭到的挫折,家长要帮助孩子总结,以便从中学到一些经验,吃一堑长一智,让孩子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再跌倒,这才是挫折教育的目的。
专家提醒,在实施挫折教育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只是一味的强调挫折,而忽略了孩子的想法,要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让他真正知道跌倒了如何爬起来。此外,遇到挫折后,家长一定要及时为孩子总结失败的原因,让他认识到不足,否则会助长孩子无所谓的心态。
本文关键词:
本文地址:http://www.shuboshiw.com/jiaoyuzixun/cuozhejiaoyu/2016-09-14/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