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学会从过去的“失败”走出来
分类:挫折教育 标签: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14 09:57:03
作者:陆梓华 来源:新民晚报
新年,学会从过去的“失败”走出来
新春合家团圆、朋友相聚本该是乐事,但是,一些刚刚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新生,却越聚会情绪越差。大一新生刘柳(化名)就是其中一员。她编了个理由没去参加高中同学的聚会,因为她觉得自己高考考砸了,实在没脸说自己现在什么学校。
新年了,如何从过去的“失败”阴影中走出来,为更好的将来努力?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张衍建议,要避免把回忆中的点滴细节无端放大,使自己背上越来越沉重的包袱。
案例回放>>>
“我本来能去比这里好一万倍的学校,可是我却失败了。再一次地失败了。”入学一学期,刘柳在心里把这句话不知道念叨了多少遍。进入这所她眼中一无是处的大学后,她对学习完全提不起劲,觉得老师水平差,同学也不如自己。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许久,她发现,上课越来越听不懂,被他看不起的同学们,学习成绩竟然一个个超过了自己,有的还开始了甜蜜的恋情。反观自己,似乎一团糟。
更让刘柳耿耿于怀的是,当年中考的时候,她做错了一道简单的8分选择题,结果她因为6分之差和当地重点高中失之交臂。由于父母是该校老师,她最终还是进入了该校就读,但她始终觉得是寄人篱下,抬不起头。她高中苦读三年,一心觉得自己能在高考时“翻身”,没想到,再次失败。
咨询师分析>>> 不要扩大过去错误
张衍认为,高中三年正处于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关键期,刘柳在这个关键期内感受到的却是深深的自卑。高考时再一次的失败对她的自尊产生了极大伤害,于是她反过来,为保护自尊开始显得很自大,来掩饰她的自卑。实际上,自大的人看不起他人的表现背后,其实也蕴含着对自己的轻视。
她执著于中考时的失误不放,这其实说明了她拥有心理学上所说“夸大化的不合理信念”,即认为这道题就决定了她全部的人生。孩子非常容易受到母亲的暗示作用,刘柳妈妈是学校老师而且是她的班主任,得知女儿做错这道题,虽然当时没有严厉地指责她,但妈妈说她就伤在那道题上的话已经在她心里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之后,她把所有的错都怪在那道题,却看不到其他做错的题,也导致了她在怪圈中越陷越深。
不要动辄“立壁角”
当孩子犯了错误,很多家长选择“立壁角”作为惩罚。张衍和刘柳深谈后发现,她缺乏自信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就来自童年“立壁角”的经历。
还是幼儿时,刘柳很喜欢与邻居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每次只要父母知道她出去玩了,即使她作业都做完了,回去还是会受到惩罚,让她面壁思过。“家长认为面壁思过是个好办法,不会伤害孩子又能让他们反省,实际上,孩子的反省能力有限,他不会将惩罚与某个行为联系在一起,反而会泛化到全部的自我,认为是因为自己是个不好的孩子才受到惩罚。”张衍分析,对孩子来说,承认自己“不好”是很痛苦的,为避免这种痛苦,刘柳选择创造一个虚幻的、“极好的”自我,想象自己翻身后的荣耀,她需要一个人可以先接纳她的一切,在这之后,她才可以慢慢地对自己宽容,接纳自己的一切。张衍用刘柳的经历提醒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只是简单的惩罚,还要明确详细地告诉孩子他在哪种行为上做得不好,怎么做更好,并且告诉他,他仍然是个好孩子。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坚持少惩罚,多表扬的原则,童年的阴影,很有可能为孩子的将来笼上乌云。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也应包容和接纳孩子的一切,尊重孩子自尊的需要,而不是只在他表现好成绩好的时候才爱他。孩子也才能接纳自己的一切,正确认识自己,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
本文关键词:
本文地址:http://www.shuboshiw.com/jiaoyuzixun/cuozhejiaoyu/2016-09-14/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