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节假日把握孩子的教育契机
分类:叛逆厌学教育方法 标签: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30 18:34:26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飞速发展,节假日也在不断的增多,在这些节日里,父母和孩子呆的时间最长,这时候父母一定要放下手头的工作,陪孩子参与相应的假日实践活动,在孩子通过实践获取假日知识的同时,也要不失时机的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育,收到的效果是比平常空洞的说教好得多!
如何利用节假日把握孩子的教育契机
1、春节的由来及其教育
【来历】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对孩子的教育】根据全息理论,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期间孩子的情形决定孩子一年的奋斗结果,家长一定教育孩子在这几天仔细、快乐、说吉祥的话,还可以帮助孩子查缺补漏,扬长避短,扬峰填壑,促使孩子全面发展,也可以帮助孩子总结自己的闪光点、优长处与缺点,鼓励孩子树立新年的奋斗目标,有效地激发孩子成长的内在动力。春节期间孩子恰似一个不定型的钢水,家长们千万不可错失春节教育的大好时机喔!
2、清明节的来历与教育
【来历】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陪同大人去祖宗的墓地,给逝去的先人磕个头、敬杯酒,让他们不忘血脉的传承。带孩子去烈士陵园扫墓,告诉孩子他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是多么的幸福,这一切都是前辈们用热血换来的,让他们懂得感恩更加珍惜当下幸福的生活。让孩子了解并认识死亡清明节我们可以借祭祀扫墓之事,让孩子了解死亡,认识死亡,让孩子知道:“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让孩子懂得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对孩子来说,清明节过的不仅是个节,更是一次爱的教育!
3、端午节的来历和教育
【来历】端午节又名端阳节、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毅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的节日。
【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可以采取和孩子一起包粽子,边娓娓叙来的形式,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也可以为孩子推荐一些屈原的作品让孩子看看,或看看一些相关视频,让孩子真正感觉到、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至死不渝的爱,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4、“五一”国际劳动
【来历】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49年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认识到是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劳动,建成了今天的万丈高楼;是劳动,筑就了现代化的高速公路;是劳动,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是劳动,使浩翰的荒原变成了亩亩良田。劳动是神奇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班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教育孩子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将责无旁贷地挑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担,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去。
5、中秋节的来历及教育
【来历】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这便是历史上月饼的来历了。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中秋赏月,让孩子体会到合家团圆的其乐融融!家长还可以带着孩子到敬老院做义工、献爱心,看望这里的老人们,教育孩子献爱心、做奉献,从小培养尊老爱幼、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
6、我国国庆节的由来及其教育
【来历】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朱德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
【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进行国庆节教育活动,教幼儿唱爱国歌曲,给小朋友讲老一辈的爱国故事,让他们知道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让每个幼儿从小受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每个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珍惜今天的生活。
7、中国父亲节的由来及其教育
【来历】中国父亲节的由来要追溯到民国时代。民国三十四年的八月八日(1945年8月8日),上海文人所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热烈举行庆祝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绅士,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南京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八月八日为父亲节。实际上,这个规定比较符合中国文化,因为加入了中国汉字的谐音,并且八月八日的两个八重叠在一起经过变形就是“父”。中国官方并没有确定父亲节的具体日期,目前网络上最为盛传的父亲节是有李文豪提议的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三,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父亲节。
【对孩子的教育】开展“我为父亲做一件事”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和广博,同时也让孩子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出对深爱着自己的父亲的感谢之情。引导孩子从自己的生活、学习中去寻找父亲的背影,感受父亲的无微不至的爱。
8、母亲节的由来及其教育
【来历】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后,她到处游说并向社会各界呼吁,号召设立母亲节。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响应。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1948年安娜谢世时,已有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
【对孩子的教育】作为儿童时期的孩子,他们正处在个性倾向和道德情感萌芽的时期,也是培养良好道德行为的最佳阶段,所以在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种下一颗感恩的种子,显得十分必要。每年的母亲节就是对孩子感恩建议的最好时机,组织孩子在这一天给妈妈送上一份礼物,例如花、卡片等小礼物,其实妈妈们看重的不是收到多少礼物,而是孩子对自己的一份孝心和感恩。让孩子学会感恩,就是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对别人的给予心存感激。
本文关键词:
本文地址:http://www.shuboshiw.com/jiaoyuzixun/jiaoyufangfa/2016-07-30/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