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有天分(下)
分类:赏识教育 标签: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20 10:45:38
“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
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他儿子的名字在成绩较差的学生行列中总是被点到。
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
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
“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
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他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一句鼓励孩子的话,能改变他的观念与行为甚至改变他的命运!
一句挑剔孩子的话,能刺伤他的心灵,甚至毁灭他的生活希望!
《为您服务教育网》点评:每次老师向大脚告小江状时,大脚脑里就会浮现这篇文章,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外揣摩回家如何跟孩子说?它深深影响着大脚与小脚的沟通模式及亲子关系。
附: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小爱因斯坦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从不做违心的或骗人的事。为此,他受到同学们的讥笑,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诚实的约翰”。普通孩子喜欢玩带有竞争性的游戏,可是他却不喜欢参加。孩子喜欢打仗的游戏,喜欢看士兵操练,但是他却从小到大不喜欢任何和军事有关的东西。他是一个不想看到人类互相残杀的和平主义者。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刚生下来时,脑袋特别大,与他身体的比例很不协调;尤其是后脑勺,不但大,而且有棱有角。要是一般的父母一定会担心孩子是不是畸形儿,然而阿尔伯特的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却说:“那可能是因为他那颗脑袋里装的智慧太多了!”一句话,饱含了他对孩子的期望。
转眼,爱因斯坦2岁了,但却不能像大多数孩子那样开始咿呀学语,而且孤僻缄默得让人生疑,人们再联想起那颗不甚正常的头型,他们简直不敢再想下去了:“这孩子会不会是个哑巴或者痴呆?”等小爱因斯坦快3岁时还不会说话。他的母亲波琳就对丈夫说:“亲爱的,你不是说咱们儿子大脑袋里装满了智慧吗?可是他都这么大了还不会说话,那脑袋里究竟装了些什么呢!”但是,父亲对自己这个大脑袋儿子仍然抱有信心,他说:“你别看他说话晚,等到他会说的时候,一定说起来就没完!”
这个时候,爱因斯坦虽然不会说话,但耳朵对音乐却极为敏感。有一次,母亲在自家的花园里弹钢琴,当她正弹得起劲的时候,突然发觉后面有响动,她回过头去,发现小爱因斯坦正歪着大脑袋,聚精会神地听她弹奏,而且看那样子,分明是已经听得入迷了。她微笑着拍拍爱因斯坦的头:“我可爱的宝贝,看你入神的样子,难道你听懂了吗?”接下来,每当母亲坐在钢琴前演奏贝多芬等一些著名作曲家的作品时,他都会悄悄地坐在母亲的旁边静静地倾听。小小年纪的他就懂得音乐不仅可以抒发内心的情感,还可以像画笔一样,描绘出蓝蓝的大海和柔和的月光,真是太美妙了。母亲通过一次次地观察,认为“大头儿子”肯定有音乐的天赋,于是请来城里一位最优秀的小提琴手,做爱因斯坦的家庭音乐教师,专门教他演奏小提琴。爱因斯坦进步虽不是很快,但他非常地刻苦。渐渐地,他已经可以断断续续地演奏部分莫扎特作品的片断了。
小爱因斯坦不会说话,就进入了音乐的世界,究竟在这个世界他看到了什么,谁都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找到了自己所希望的东西。
可是,事情并没有像父亲所希望的那样发展。小爱因斯坦快到4岁时才开口说话,也并不像父亲预料的那样“说起来就没完”。相反,整天沉默寡言。小爱因斯坦终于开口说话了,这让波琳太太一颗悬着的心渐渐地放了下来。不过,这个沉默恬静的小孩还是有意识地回避与他年龄相仿的伙伴们,从来不跟别的孩子玩,经常一个人躲在安静的地方沉思。母亲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来和小爱因斯坦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他从封闭的世界中拉出来,促进其语言的发育。只要她的儿子能够把自己所想的事说出来,那么她就可以帮他了。
爱因斯坦家的住房周围有花园,他经常一个人长时间地蹲在花园角落的灌木丛里,用手抚摩着小叶片或者凝视着匆匆跑动的蚂蚁。他很小就喜欢冥想,想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一次,在依萨尔河岸野餐时,一位亲戚说,小爱因斯坦很严肃,当其他的孩子都在互相玩耍、逗乐时,他却独自坐着看湖的对岸。母亲玻琳深情的为自己的孩子辩护:“他是沉静的,因为他在思索。等着吧,总有一天他会成为一个教授!”那位亲戚感到可笑,但也理解母亲的心情。教授!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有那些聪敏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这个荣誉的称号,这个连话都说不好的笨孩子能成为一个教授吗?
在四、五岁时,爱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当他发现指南针不断地指着固定的方向时,感到非常惊奇,觉得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现象后面。他一连几天很高兴的玩这罗盘,还纠缠着父亲和雅各布叔叔问了一连串问题。尽管他连“磁”这个词都说不好,但他却顽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这种深刻和持久的印象,爱因斯坦直到六十七岁还能鲜明的回忆出来。
爱因斯坦在学校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总希望快点下课,好快点儿回到自己那个广阔的世界中去。爱因斯坦的这种表现,当然不会得到老师的喜欢,所以在大多数老师的眼里,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他既不守纪律,又整天显得心事重重,谁也搞不清楚他到底在想什么。
父亲赫尔曼先生为了儿子上学的有关事宜跑到学校,负责接待赫尔曼的是学校的训导部主任。看着主任那张挂霜的脸,赫尔曼小心翼翼地问:“按我的儿子性格特点,将来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没想到教导主任竞毫不客气:“不用问了,你的儿子无论做什么,都将会一事无成。”说完,他轻蔑地望了爱因斯坦的父亲一眼,便低头开始忙自己的事了。父亲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心里非常难受,他不知该说些什么,也不知该做些什么。过了一会儿,那位主任又抬起头来,把爱因斯坦在学校的一切“不好”的表现一一向赫尔曼介绍,说所有的老师都嫌爱因斯坦性格孤僻,大脑迟钝,并指责他“不守纪律、心不在焉、想入非非”等等。“偏见,这一切都是偏见造成的。我的儿子,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个好孩子!”赫尔曼在心里恨恨地说。
后来,爱因斯坦因为沉醉于自学,被学校勒令退学。父亲依然坚持:“我的儿子,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个好孩子!”
想一想,爱因斯坦4岁才开口说话,从小性格古怪,甚至有些木讷,上小学时成绩不好,中学时被勒令退学,在常人眼里,这是不是一个笨孩子?可是,爱因斯坦的父母用赏识的眼光发现了他超人的音乐天赋,发现了他可贵的探索精神,从此为他打开了通向广阔人生的大门。
爱因斯坦在念小学和中学时,一般功课属平常,唯有数学成绩远在全班同学之上。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是那么厌恶,曾经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而且因为怕他在课堂上会影响其他学生,竟想把他赶出校门。
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电器工厂里专门负责技术方面的事务,而爱因斯坦的父亲则负责商业的往来。雅各布是一个工程师,自己就非常喜爱数学,当小爱因斯坦来找他问问题时,他总是用很浅显通俗的语言把数学知识介绍给他。爱因斯坦经常会陷入苦思冥想之中。雅各布叔叔非常高兴,他认为这种平凡而又神圣的好奇心,正是爱因斯坦成长必需的动力!
有一天爱因斯坦跑来问叔叔:“什么是代数”?叔叔就这样解释:“在算术中有很多问题不容易解决,要算又很难。而代数是一门'快乐'的数学,能很容易的帮人们解答困难的计算。我们把我们不知道的数叫着X,然后来捕捉它。你把它当作已知道的东西,建立一些关系,最后你就可以容易地得到它了。”然后叔叔给了他一本有代数问题的小册子,爱因斯坦很快就学会了解决里面的问题。
有一次雅各布叔叔给他讲了几何中一个很美丽的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任何直角三角形的长边平方一定等于两短边平方的和。叔叔没有告诉他这个定理的证明,但是爱因斯坦在画了许多直角三角形后发现这关系一直成立,感到非常的惊奇。
父亲的生意做得并不好,但却是一个乐观和心地善良的人,家里每星期都有一个晚上要邀请来慕尼黑念书的穷学生吃饭,这样等于是救济他们。其中有一对来自立陶宛的犹太兄弟麦克斯和伯纳德,他们都是学医科的,都喜欢阅读书籍,兴趣广泛。他们被邀请来爱因斯坦家里吃饭,并和羞答答、长着黑头发和棕色眼睛的小爱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
麦克斯可以说是爱因斯坦的“启蒙老师”,他借了一些通俗的自然科学普及读物给他看,看完后就和爱因斯坦讨论,并且再继续提供给他新的读物。麦克斯点燃了爱因斯坦自学的兴趣火花,还不断地辅导他。
麦克斯在爱因斯坦十二岁时给了他一本施皮尔克的平面几何教科书,一下子攫取了爱因斯坦的心灵。爱因斯坦晚年时回忆这本神圣的小书时说:“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致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
这时爱因斯坦又想起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于是想要独立证明这个定理。他花了三个星期最后找到一个方法,就是从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面对的顶点作这边的垂直线,于是把三角分成相似三角形,由此很容易证明这个定理。虽然这是一个古老得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定理,但是爱因斯坦经过一番努力总算得到了结果,他第一次体会到科学发现时的欣喜。
麦克斯每星期来时,都会帮他改一些习题,并且辅导他作一些较难的问题。过不久又引导他学习高等数学,十三岁时他已自学微积分了。当他的同班同学为那些平面几何简单问题和循环分数而皱眉头时,爱因斯坦靠自学已经进入到无穷级数这些美丽神奇的“无穷世界”去了。
很快小爱因斯坦的数学程度超过了读大学的麦克斯,比他大十一岁的医科大学生再也跟不上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了。为了以后有共同谈话的话题,麦克斯开始借哲学书给他看,爱因斯坦在十三岁就能看懂康德的《纯理性批判》。这是一本对许多成人来说都算是枯燥艰深的书。这时候爱因斯坦阅读的书就是数学、物理和许多哲学家的书。他不看小说,唯一的消遣就是拉小提琴。
麦克斯认为他已发现了一个神童,他说:“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或哲学家,将从爱因斯坦身上成长起来。”
《为您服务教育网》点评:可以说爱因斯坦的成功得益于父母对孩子自有天分的坚定信念和亲戚朋友的赏识及热心引导。
本文关键词:
本文地址:http://www.shuboshiw.com/jiaoyuzixun/ssjy/2016-07-20/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