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有误区 泛泛的表扬不可滥用
分类:赏识教育 标签: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20 11:07:13
半岛晨报
问:月月妈妈最近经常跟朋友同事诉苦,并且想讨教一些方法。原因就是月月什么都很好,喜欢阅读,作业能按时完成,也比较自律,家长和老师也经常表扬她,但就有一点不好,经不起任何的批评。上英语课,一旦有一个单词不会读,老师还没说话呢,她就先哭了;在家里和爸妈玩什么游戏都想赢,输了就哭,即便是最简单的石头剪刀布也是这样,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
答:过去,大部分中国家长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原则,于是,简单粗暴用拳头教育孩子的方式成了主流的选择。在这种教育方法备受诟病之后,中国的许多家长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他们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管怎么样,表扬是没有错误的,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并且带来幸福感与成功感。但是,有研究者却发现,让孩子的自我过于膨胀反而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使他们在未来遭受挫折时感觉更为糟糕。
表扬需要适度
“现在的孩子似乎都比较脆弱! ”亲亲家园附近一家幼儿园的陈老师表示,不否认现在的孩子们的确非常能干,才艺更是趋于多样化,但抗挫折能力却一路下降。因为大多数孩子都处在经常被家人和老师表扬的环境下,自己就觉得我一直表现非常棒,但很可能接下来就会出现受不了挫折,很容易受伤的症状。陈老师觉得,夸孩子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但如果听到的都是好话,相对的,受挫能力就没有了。不能接受差评,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对成长反倒没有好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维尼也指出,父母为了让孩子自信,经常表扬孩子,这没有错。但是问题是,有些父母做得过火,有些其实是不值得表扬的,是不真实的,比如第一次自己穿鞋子表扬是对的,但是以后天天表扬就过火了。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一直以为自己是卓尔不群的,但离开父母的视线,回到真实的生活中,体验到别人对自己真实的评价之后,就会有挫折感——原来自己不是那样优秀啊,继而焦虑、沮丧,时间长了,反而不自信了——这是很自然的心理规律。因此表扬也需要适度,不能太夸张。
表扬不能空洞
“你真棒! ”“你太聪明了! ”类似这样的话可能随时会从爸爸妈妈嘴里说出来,因为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但现在有教育专家却认为,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在他的经典名著《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指出,空洞的而且不实事求是的表扬,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什么都应该做好,不能犯错误,不能做得不好,不好就是失败,这自然会有相应的性格行为表现,比如不能接受批评,不能接受别人比自己优秀的事实。
因此,正确的表扬涵盖的内容最好不要空洞,而应该有所指。比如孩子今天扫了地,就不要笼统地说,“宝宝,你真棒!”而应该指出孩子努力扫地后的结果,“今天的地扫的真干净呀! ”
谨防比较式表扬
批评有比较式批评,也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别人家那个优秀的孩子”。同样,表扬也有比较式表扬,比如,这次考试你超过了你们班的优秀学生某某某,儿子你真棒;钢琴十级你都过了,邻居家的小姐姐还没过呢,你太厉害了……
这样的表扬可能让孩子有暂时的幸福感,但却容易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甚至养成孩子虚荣的毛病,学习是为了超越他人,考级是为了邻里间的炫耀,没有了学习上的真正动力,何来的成功可言!
本文关键词:
本文地址:http://www.shuboshiw.com/jiaoyuzixun/ssjy/2016-07-20/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