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性观念:暗示本质是好的
分类:舒博士观点 标签:暂时性观念:暗示本质是好的 来源:原创,节选自湖北人民出版社舒博士著作《暗示教育》 作者:舒以博士 发布时间:2013-09-12 21:34:49
如果你的孩子这两天表现粗暴,抢小朋友的东西。遇到这种情况,你要批评,如果你的孩子叫毛毛,你也可以这样说:“毛毛平常特别关心别的小朋友,只是这两天有点走样了。”
你要把他现在的任何毛病,哪怕是很顽固的毛病,说成暂时现象。一定要这样去暗示孩子:从本质上肯定他是好的,把他的缺点作为暂时现象;而且这个暂时现象要归因于环境,而不能归因于他本人。这样做并不等于肯定他的缺点,而是首先肯定孩子的本质是好的,他的缺点是暂时的,是外界原因造成的,这样他才有改变的可能性。
这样做几次,你就会发现,孩子变了,变得关心别人了。他一旦表现出关心别人,你就要用肯定的语气说:看,毛毛实际上是关心别人的。他这种关心别人的品格就变成真的了。
永远不要把孩子的缺点、弱点作为一个稳定的事实来陈述,使它巩固下来。描述是可以巩固一个形象的。家长永远不能用一种描述来巩固孩子的弱点和缺点,而要用一种描述引导孩子从弱点和缺点中走出来,进入新角色。
所以,家长要切实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孩子的问题都是暂时的,也就是说,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永远存在的问题。
这就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孺子可教也”。
这出自司马迁《史记》中的典故。
说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拣起来!”
张良心中很不痛快,但他看到对方年纪很老,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那老人见了,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
张良很不高兴,但转念想到鞋都拾起来,又何必计较,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转身走了。
张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想这老人一定很有来历,果然,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请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连忙答应。
第五天早上,张良赶到桥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说;“跟老人约会,应该早点来。再过五天,早些来见我!”
又过了五天,张良起了个早,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说:“你又比我晚到,过五天再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下决心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于是他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候。天蒙蒙亮时,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桥来,赶忙上前搀扶。老人这才高兴地说;“小伙子,你这样才对!”
老人说着,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
张良对老人表示感谢后,老人扬长而去。后来,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在做心理咨询期间,接触的家长中,十有八九夸大孩子的
反过来,如果家长对于孩子的问题,只是持有“暂时性”的观念,就会对自己有信心教育好孩子,对孩子有信心改正缺点。
这两种观念,一定是两种决然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从我的心理咨询工作的实践来看,孩子的问题不论被家长看得多么严重,还真就是暂时的。
——2003年,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女生凡凡,三年级。据她爸爸介绍,她厌学甚至恐惧学习。每次她爸爸送她上学 ,但就是不肯进校门。每天从早上八点,一直哄到10点,才勉强进校门。女儿的成绩不用说,一塌糊涂。对此父亲很是头疼,不仅看不到女儿的前途,这每天在校门口白白耗费的时间也是承受不起啊。
可谓是“有病乱投医”,父亲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将女儿送到我所在的教育机构。当时,针对这种极端厌学、基础极差较为严重的情况,我亲自为她制定了差生转化的教学计划,由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教5人一个班。用特有的“交叉教学”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了这个女孩,老师一会儿教语文,一会儿教数学,一会儿教英语,有时又用英语讲语文,在这个孩子看来,很新鲜,很好玩。很多时间老师不上课,只是带他们做各种各样的游戏。实际上,游戏中用到许多教具专利产品,将很多语文、数学的知识贯穿在游戏之中。
很快,不到一个星期,女孩就喜欢上了这里的老师,这里教学的方法,喜欢学校。开始两天父亲每天接她回家,后来,出乎父亲意料,女孩主动提出住校不回家了。
两个月很快过去了,女孩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完成了差生转化,回到了原来的学校。期中考试结束后,父亲打来电话,女儿的了全班第一的成绩,老师不相信,父亲也不相信。父亲几乎哽咽地说:“你们真是上帝,就这样轻易地救了我的女儿,救了我的全家”(家长原话)。
——山西大同的张同学初中时成绩一般,入高中后表现不佳,是学校老师公认的差生,学校2000名学生,成绩在1900名左右,迷恋上了上网聊天,打游戏(QQ炫舞,魔兽等)经常逃学上网吧,放假在家里趁家长都休息时也是整夜整夜的上网,有一定的沉迷电子产品,并有早恋现象,学习方面不能专心听讲,英语和化学成绩极差。
张同学的父母都在机关单位工作,由于都是单位领导,工作很忙,所以很少有时间与孩子相处。2009年的一天,家长把孩子送了过来,说这孩子问题太多了,没指望了。我给他们开玩笑说:“没指望了还送我们学校?”家长回答得很干脆:“尽父母责任吧。”
可是,仅花了三个月时间,我们解除了孩子的沉迷电子产品,回归了教室,在返校后的第一次月考中,比原来提高1700多个名次,在全校近2000名同年级学生中,获得第213名的好成绩。
——2009年4月,我们接触到一位来自南京的方同学。一开始,她暴露出极度厌学的状态。首先是生活不规范,不按时起床,不洗脸、不漱口,甚至吃饭还要求生活老师将饭菜端到床上吃。不梳头,只是闷头在床上看杂书。状态极差。即使是叫到课堂上,也只是坚持不到10分钟,就要想办法从教室跑出去。但是,智商极高,只要学习,成绩都会有明显提高。
通过三个月不懈的努力,转变终于出现了。
现在的方同学判若两人,每天6点半听铃声起床,出操,按时上下课,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 ……
我经历的这类似的真实的转变案例有许多。他们脱胎换骨的蜕变故事表明,孩子没有永恒的问题,任何问题都是暂时的。
当然这种转变,不可能轻而易举,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其中自然会包含了很多很多……
但其中一点,心理暗示的作用即便不是关键的作用,也是一项重要的辅助作用。对于家长认为“不可救药”的孩子,一开始我们都会有一番形式各异的问题“暂时性”的心理暗示交流。比如对凡凡:
“凡凡,为什么爸爸送你来啊?”我问。
“是我不好,我讨厌学习,讨厌学校。”孩子回答说,眼里还噙着泪花。
“你看,这是你的缺点吗?”
“……”
这时,我递过去一张纸巾,说:“凡凡,自己把眼泪檫掉。”
凡凡照着做了。
“你看,你的缺点就像你的眼泪啊,用纸巾一檫就没了是吧?”
凡凡点点头。
“我相信你,你一定会改正你的缺点的!”
总之,对于孩子的问题,家长要持有暂时性观念,老师要持有暂时性观念,孩子本人也一定要持有暂时性观念!
事物都是变化的,不变的只是变化本身。
本文关键词:暂时性观念:暗示本质是好的
本文地址:http://www.shuboshiw.com/sbsgd/2013-09-1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