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朋友厌学
分类:孩子厌学 标签:孩子没有朋友厌学,孩子在学校没朋友会厌学 发布时间:2019-09-27 12:09:08孩子没有朋友厌学
孩子在学校没朋友会厌学,您家的孩子对上学是欢欣鼓舞还是怏怏不乐?作为父母,经常听到孩子说某某同学赠送了小礼品给她,她回到家很开心;某某同学不和她玩,她有点闷闷不乐,您有没有想过,孩子出现不同的情绪,可能不是您以为的没完成作业,不想回到枯燥的学习中去等表面上的原因,背后的根本问题是他没有朋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尤其在上学之后,会越来越有同伴交往的需求,也逐渐对身边的小朋友有了亲疏远近,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
94%的儿童——自己至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朋友
92%的儿童——自己一旦交上朋友,就会长时间保持这种关系
7%的儿童——自己的朋友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
68%的儿童——从朋友那里学到的东西比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多
68%的儿童——和朋友在一起要比和父母在一起更加舒服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近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为了考验小孩是否能听从父母的话,抵抗诱惑,而做了一些测试。首先,妈妈千叮万嘱的吩咐小孩不能偷吃草莓,然后便离开房间,把小孩独自留在房间里。刚开始小孩真的很听话,完全不敢碰那些草莓。但是,当有其他小孩加入,不停游说她不要听妈妈的话时,小孩终于抵挡不了诱惑,把草莓放进嘴巴里。这,就是同伴的影响力。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积极推动儿童健康成长,反之,则阻碍其生长。
“坏朋友”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1、3-6岁的孩子容易模仿身边打人、踢人、抢别人东西的同伴,让孩子变得不会表达善意,攻击性强。
2、学龄前的儿童处于习惯和规则的建立时期,而且这一阶段的孩子拥有超强的好奇心和强大的模仿能力,没有办法判断是非问题。坏朋友会让孩子变得没有是非观念、爱说谎。
3、当孩子看到伙伴通过哭闹等行为获得利益时,他也会进行模仿,如果得不到,他们就会变得暴躁、乱发脾气,甚至会出现自虐等一些过激行为。
如何看待孩子与“坏朋友”?
尊重、客观评价孩子的朋友,并适度表明自己的倾向。与其把“罪责”推到“坏朋友”身上,不如有效给孩子订立原则,才能真正从根上预防孩子的“行为出格”。
跟小孩说「不许跟 XXX 玩」没用的
我们没办法控制小孩交朋友的选择。美国纽约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 Anita Gurian告诉我们,当我们跟小孩说:「 你以后不许再跟 XXX 玩」时,小孩反而会越想要跟那个人玩。而且,孩子除了要上学吸收知识以外,人生另一个很重要的课程就是——要学习跟不同的人相处。我们要让小孩有机会接触不同个性、文化背景、习性的人,他们才会知道怎样去和不同的人相处。如果我们抱着鸵鸟的心态,一直禁止他们跟这个玩,跟那个玩,他们反而会失去了学习抵抗诱惑的机会。更有效的方法是要教他们怎样去应对。
舒博士视频:问题学生源自问题环境-家庭、学校、不良交友
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和有没有朋友的问题原因,却是很多家长没有想到,我们走进家庭内部之后发现,在这些孩子所处的环境,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重大因素,。父母往往意识不到,自己一直是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父母亲和朋友相处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影响到孩子处理朋友关系的参考。
我们可以选择忽略
当我们发现孩子的朋友有不良的行为时,千万不要急着给那个小孩贴上标签。对于幼童,偶尔的调皮在所难免,但是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 坏小孩 」;如果我们贸然给他贴上标签,对他是很不公平的。 如果只是一般小孩子的顽皮行径,其实我们可以置之不理,因为越制止,小孩越觉得有趣。有时候小孩会故意做一些调皮行为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要我们不理他,过一阵子他们便会忘记。如果是说脏话,打人,或是欺负其他同学等比较严重的情况,我们便应该严肃的跟小孩说明。
让孩子与“坏朋友”断绝关系的方法
父母和孩子做朋友
用很自然的方式和孩子在一起聊聊他的朋友,比如他的朋友有哪些优点,为什么选择他作为自己的朋友。父母还可以允许孩子邀请他的朋友来家中做客,可以近距离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以判断自己的担心是否是多余的。也可以和孩子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简单粗暴的批评只会增强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如明确具体的向孩子说明自己的担心:“你现在成绩下滑的厉害”、“你现在说话开始带脏字了”、“你对待老朋友的态度可不好”……让孩子重新思考自己的交友情况。
逐渐减少他们见面机会,让孩子与坏朋友渐行渐远。比如多带孩子参加家庭聚会、根据孩子的喜好安排兴趣班,尽可能的避开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也可以让孩子认识新朋友。
但是,切记!粑粑麻麻一定要尊重孩子选择朋友的权利!即使你的宝贝可能现在正处于容易模仿他人的学龄前的阶段,但是他们总会长大。把以上心理掌握、活学活用很重要! 也要鼓励孩子与不同场合、不同类型的朋友接触,从不同的朋友那儿获得不同的感受,学到不同的知识。毕竟古人也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取长补短】……
舒博士专家免费咨询热线:
13724311898 4000260328 0755-23225389